导航切换
2025年05月03日 星期六
登录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资讯

标杆参访通知 | 县域肿瘤防治中心标杆医院系列参访活动--浙江象山站

作者: 日期:2025-03-21 10:35:34

为深入贯彻“健康中国”战略,加强县域肿瘤防治体系建设,分享和推广肿瘤防治中心建设经验,全国县域肿瘤防治中心联合体发起“县域肿瘤防治中心标杆医院系列参访活动”,旨在通过实地考察、经验交流、案例分享等形式,增进各成员单位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学习,共同推动我国县域肿瘤防治事业的发展。
本次系列参访活动的首站定于2025年4月11日象山县第一人民医院医疗健康集团举行。作为县域肿瘤防治中心的示范单位,象山县第一人民医院医疗健康集团在肿瘤预防、筛查、诊断、治疗、康复管理等环节取得了显著成效,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不仅有效提升了本地区肿瘤防治水平,更为全国县域肿瘤防治工作树立了典范,其成功经验值得学习与借鉴。
本次参访医院名额有限,参访费用免费,诚邀联合体单位参加本次标杆医院首站参访活动,相关事宜咨询:周老师 15911137220。

 

聚焦肿瘤防治

打造健康共富“象山经验”

近年来,象山县以群体视角为价值切入点,联合浙江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对县域肿瘤防治中心建设进行探索,调动一切可及资源,构筑防治网络,建设防治阵地,突出生命尊严和实现全生命周期健康效益最大化,全面提升了肿瘤防治水平。

“一种模式”“两个闭环

助推肿瘤防治复合发展

患者对健康的渴望是象山县肿瘤防治中心创建的源动力,象山县采用“平台+病种+托管”的复合型肿瘤防治模式,即“医、教、研、管”平台+重点病种中心化+上级医院托管这一类型,推行大医学”“大卫生”大健康协同体系下的肿瘤防治模式,从注重单病到注重共病、复合病,从单一"诊疗"发展到"促防诊控治康"六位一体全方位健康照护。同时,形成“癌症阳性流向”“健康体检后”闭环管理,做到肿瘤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确保患者在县域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后续治疗和管理。

“三条路径”

赋能肿瘤防治快速发展
落实“三个一盘棋”布局。一是以群医学为核心,实现整合型健康服务体系资源高效利用,树立“理念一盘棋。二是超前规划建成肿瘤防治中心大楼,购置高端设备设施,满足肿瘤治疗技术的先进性,筹谋规划“一盘棋。三是象山县卫生健康局主要负责人担任中心主任,统一协调县域资源;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肿瘤专家任中心常务副主任兼副院长;建设“1+2+18+388”防治网络,实现“组织一盘棋”。
实施“三化一体运行。首先,合并多个中心打造连续健康服务中心,为肿瘤患者或者亚健康群体提供“一站式”医疗服务;打造病房融合型服务,在“一张床”上解决多个专科问题,实现“健康服务连续化”其次,做到医疗质量、服务流程、信息管理等方面规范统一以及“医、技、护”一体化,打造“肿瘤防治同质化”,再次,紧握“一把尺”建章立制,制定“118”准则,确保提高工作质效,落实“肿瘤管理制度化”。
实行“三赋能“一张网联动。一是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质生产力赋能肿瘤防治,实现技术与临床需求的精准对接。二是通过单病种智能化管理平台、智能早筛系统等数字平台,赋能健康教育、快速诊断、个性化方案制订等肿瘤防治全流程。三是通过互联网医院和医生协作体系,以“流动医院”为补充探索“预防+诊断+治疗+康复+随访+支付”的全流程服务,将数字肿瘤健共体与实体肿瘤防治中心相互补充、融为一体,赋能融合发展。

“三大杠杆”

实现肿瘤防治科学发展

象山县以绩效、文化、效益“三大杠杆”为引领,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肿瘤防治运行模式。

象山县以绩效目标为导向,探索实践以单病种成立中心,对标一流学科,明晰“亚专科建立到底,多学科合作到边”的发展原则,汇聚多学科力量,提升“医教研管”一体化水平,强化内涵建设,增强医疗竞争力。象山县肿瘤防治中心以“防治一例肿瘤,挽救一条生命,幸福一个家庭”为价值追求进行中心文化建设,着力打造中心内部考核体系,分不同病种主体,按相应指标考核。

2024年,象山县肿瘤防治中心门诊就诊约2.38万人次,收治入院 3494人次,完成手术1252例次。门诊多学科联合会诊5213例次,全院多学科联合会诊2802例次。放疗中心每日治疗35人次,共完成放疗6286例次。核医学科每日开展检查30人次。截至目前,中心肿瘤智能化平台累计筛查350万人次,纳入管理3万余人,随访超过5.8万人次。中心开展肿瘤防治健康科普讲座60场,进行线上直播10 次,举办义诊活动38次,服务群众10万人次。中心已完成科研项目45项,专利成果转化12项,培养高层次医学人才40余名、硕士研究生导师1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