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切换
2025年05月03日 星期六
登录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资讯

县域肿瘤防治中心癌症早筛工作研讨会暨县域医院院长走进国家基因库活动在深圳成功召开

作者: 日期:2024-08-23 16:57:14

8月17日,由中国老年保健协会、中国县域卫生主办,国家基因库、县域肿瘤防治中心联合体承办的“县域肿瘤防治中心癌症早筛工作研讨会暨县域医院院长走进国家基因库活动”在深圳国家基因库成功召开。本次活动旨在推动县域肿瘤防治中心构架下的癌症早筛体系建设,通过专家交流、经验分享与实地考察,为县域医院院长们提供前沿的癌症防控策略与实操指南,促进癌症早筛工作的普及与规范化,为提升县域居民健康水平贡献力量。


开幕致辞

县域肿瘤防治中心联合体首席专家顾问、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原院长、中国癌症基金会原理事长赵平致辞,对本次研讨会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同时表示推动癌症早筛、早诊、早治工作的深入开展,要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县域居民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深圳国家基因库助理主任卢浩荣特别提到在县域肿瘤防治中心的建设和早筛工作中,高质量发展和医疗服务的升级离不开技术的发展和支持。基因科技作为当今科学界最前沿的研究领域之一,为医学发展和人民健康开辟了更加广阔的前景,不仅改变了传统的疾病诊疗模式,还患者可以接受精准化、个性化的诊疗。

华大集团高级副总裁、华大基因数据官许四虎先生向远道而来、齐聚一堂的各位县域医院院长及医疗界的同仁们致以了最热烈的欢迎。大家因共同的愿景和目标相聚深圳国家基因库,共同探讨县域肿瘤防治的新路径,他坚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够探索出更加科学、高效、精准的县域肿瘤防治模式,为更多患者带来生命的希望与健康的福祉。

主旨演讲

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胸外科主任医师周海榆教授作《县域肺癌早筛与早诊早治策略》主题分享,县域地区作为医疗资源相对薄弱的区域,肺癌的防控工作尤为重要且艰巨。通过早期筛查,可以及时发现并干预肺癌的潜在风险,从而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县域肿瘤防治中心联合体秘书长朱昆进行了《聚焦防筛诊治康,赋能县域肿瘤防治中心建设》的主题分享,在县域肿瘤防治中心的建设过程中,聚焦“防筛诊治康”的核心理念,不仅能够有效提升肿瘤防治工作的效率和质量,还能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连续的健康服务。

县域肿瘤防治中心联合体副秘书长、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医院专科能力建设分会副秘书长刘国浩就《癌症早筛中心项目流程说明及答疑》相关内容进行讲解。

中山大学药学院医药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孙黄颖分享题为《DRG/DIP下肿瘤科病种精细化管理》主旨演讲,随着医疗改革的深入,DRG/DIP支付方式的推行对医院,尤其是肿瘤科病种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精细化管理成为必然趋势。

华大基因营销中心副总经理刘泳涛作《精准医学引领下的县域医疗转型与战略机遇》主题分享,精准医学已成为医学领域的重要趋势,通过针对个体基因特征、生活方式和环境因素等进行综合分析,为患者提供量身定制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方案,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

大连理工大学附属中心医院中心实验室副主任裴作为分享《精准检验引领下的癌症防治》主题演讲,精准检验技术已逐渐应用于癌症的早期筛查、诊断、治疗监测及预后评估等各个环节,为癌症的个性化治疗提供了科学依据。

圆桌讨论

圆桌讨论环节由赵平院长主持,就“如何进行县域肿瘤防治中心能力提升”和“如何建设县域医疗精准检验中心”两大问题进行热烈讨论。

太和县人民医院副院长张涤非,木兰县中医医院院长张正南,巴林左旗医院肿瘤科主任魏桂珍参与圆桌讨论。

国家基因库参观

研讨会结束后,与会者集体参观了国家基因库。参观过程中,专业的讲解员为大家详细介绍了国家基因库的建设背景、发展历程、主要功能以及未来规划。通过这次参观让与会者对生命科学的奥秘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也对基因技术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应用前景充满了信心和期待。

深圳国家基因库是服务于国家战略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之一,对生物遗传资源进行存储、读取和开放共享,并以此为基础搭建起支撑生命科学研究与生物产业创新发展的公益性、开放性、引领性、战略性科技平台,是世界领先的综合性生物遗传资源基因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