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日期:2025-09-17 16:37:54
在肿瘤防治领域,如何通过数据更好对百姓的健康进行管理?如何在患者出现病变前,能够对患者进行早期筛查和诊断?如何对患者进行院外管理?……这些问题,正随着数智化技术的深度应用逐步找到答案。
近年来,黄骅市人民医院高度重视肿瘤的防治和百姓健康管理工作,依托数智化技术构建起肿瘤防治中心,严格落实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原则,为当地百姓健康保驾护航,也为县域肿瘤防治提供了实践经验。
为进一步推广 “黄骅样板” 经验、助力县域肿瘤防治的数智化发展,9月12日,“赋能县域 共筑防线”肿瘤防治数智化研讨会在黄骅市人民医院召开。来自吉林、山东、福建、陕西、重庆等10省市19家医院的院长,肿瘤中心、医务科、信息科等相关科室主任参加了会议。
研讨会前,参会代表深入黄骅市人民医院肿瘤防治中心、影像中心、泌尿外科、胸外科等科室实地参观,近距离了解医院构建的 “防、筛、诊、治、康” 全链条肿瘤管理模式,直观感受数智化技术在诊疗各环节的应用成效。
黄骅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刘西斌在致辞中提到,近两年医院借助数智化技术累计完成肝、肺、乳腺、前列腺等肿瘤的免费筛查36000 多人次,为黄骅市构建更加科学高效的肿瘤防治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渤海新区黄骅市卫生健康和医疗保障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市疾病预防控制局局长陈国松表示,本次研讨会既是一场聚焦数智化赋能肿瘤防治的经验交流,更是一次探索数智化工具在县域肿瘤筛查、诊疗、随访等环节落地的协同实践,为黄骅市县域肿瘤防治工作提供新思路、注入新动力。
全国县域肿瘤防治中心联合体首席专家顾问、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原院长、中国癌症基金会原理事长赵平指出,当前肿瘤仍是威胁百姓健康的“第一杀手”,县域医院亟需通过强化专科能力建设,系统性提升肿瘤防治水平,以应对县域居民的健康需求。
黄骅市人民医院院长辛海松分享了医院在肿瘤防治中心建设中的经验:2023 年,医院以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康复”为核心,借助数智化技术搭建肿瘤防治中心,打造“一站式”智慧诊疗服务模式,实现了患者健康数据跨科室实时共享、肿瘤高危人群智能识别,有效提升了肿瘤防治的精准度与效率。
在专科能力建设上,肿瘤内科可成熟开展放化疗、靶向治疗等技术,近三年床位使用率超 90%;肿瘤外科细化为胃肠、肝胆等亚专科,妇产科分出妇科肿瘤专业,成功留住原本可能外地就医的患者;更突破性完成河北省首例跨省 5G 远程机器人甲状腺癌手术与首例省内 5G 远程机器人胃癌根治术,通过 “顶天” 对接京津石大三甲医院专家、“立地” 提升本院及医共体成员单位医疗技术水平的模式,让县域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
全国县域肿瘤防治中心联合体秘书长朱昆阐述了肿瘤防治中心建设的核心框架与实践路径,讲解了“防、筛、诊、治、康” 全流程建设要点及建设肿瘤防治中心的12 点关键体会,为县域肿瘤防治中心构建提供了重要指引。
针对参会医院代表提出的 “偏远地区如何对接上级专家、肿瘤治疗方案存在矛盾时如何借助数智化来判定、乡镇卫生院不愿转诊如何处理” 等县域肿瘤防治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赵平教授结合自身深耕领域多年的专业积淀与全国多地的实践经验,给予了极具针对性的专业性解答,明确了科学应对的原则与方向;黄骅市人民医院书记刘西斌则以 “黄骅经验” 为基础,从政策衔接、技术路径、数智化应用等层面逐一回应,将本地在肿瘤防治实践中积累的成熟解决方案分享给各地同仁,为破解县域肿瘤防治领域的共性问题提供了切实参考。
此次 “赋能县域 共筑防线” 肿瘤防治数智化研讨会,既是对黄骅市数智化肿瘤防治数智化实践的一次全面展示,也是一场跨区域的经验交流与思想碰撞。